溫州
        新聞熱線:0577-59299065|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關于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 : 泰順新聞網   ->   人文   ->   影像   ->  正文
        推薦視頻
        推薦新聞
        推薦圖片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70年滄桑巨變 鑄就電力輝煌
        來源:泰順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9-10-11 14:45:23 作者:馮亞斌 字體:

          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馮亞斌)70年崢嶸歲月,70年艱苦奮斗。70年風雨兼程,70年追求卓越;赝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來,我縣電網事業從無到有,從暗淡到璀璨,從不便到多元,供電能力不斷增強,供電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70年來,一代代電網人用熱血和汗水鑄就了一串串堅實、閃光的足跡,換來了萬家燈火的璀璨。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縣還沒有電,人們只能以燒竹篾來照明。泰順三件寶,火籠當棉襖,火篾當燈草,地瓜絲吃到老,是當年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由于地處山區,沒通電的時候,晚上山里頭一片漆黑,農活干不了,人們早早吃完飯就睡覺,生活極為單調。

          1954年11月,林文清、潘方清、賴承唐等5人合股投資2000元,在百丈口辦起一座12千瓦的私營火電廠,架設百丈街道到葉岸村的1.5千米低壓線路,成為了我縣電力的起源。1955年,百丈鎮東岸村又建成了我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

          1958年是我縣電力發展關鍵性一年,當年7月1號,全縣首座40千瓦國營水電站在羅陽溪尾建成并發電?h人民政府決定,以溪尾水電站為基礎,將羅陽兩家私營火電廠合并成立“泰順縣國營電廠”,為全民企業。此后,全縣各鄉村的小型水電站紛紛建成,山區群眾逐漸告別了燒火篾的日子。

          60年代,農村興起了大辦小水電熱潮,到1969年底,建成水電站24座,裝機容量1724千瓦。70年代進入了骨干電站建設階段,先后建成了南山一、二級、金獅、下村等骨干電站。但當時的發電條件并不能完全滿足全縣群眾的生活、生產需求。

          隨著縣電力企業管理機構逐步健全,用電保證率逐年提高,一些工業、鄉鎮企業及農業用電量明顯增長。1981年,我縣先后建成了羅陽、三魁兩座35千伏變電所,架通了一條35千伏線路,建立了縣調度機構。全縣電網形成了縣內獨立電網,農村小電網初步形成,從此城區百姓用電趨于穩定,偏遠地區農村也逐步通了電。

          1988年2月,泰順電網并入華東電網。電力事業的發展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照明問題,還解放了生產力,改善了人們的生活。1999年10月,全縣所有村莊通電。截至目前,全縣共有直調電站116座,建成220千伏變電站一座,110千伏變電所4座,35千伏變電所7座。110千伏線路10回,總長147.82千米,35千伏線路19回,總長197.147千米,10千伏線路78回,總長1543.05千米。

          國網泰順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李紹銅說,下一步,將在十四五規劃中投資12.49億,其中7.73億用于農村配網改造建設,提高農村電網的抗災防災能力和供電服務質量,同時加大泰順電力特色的背包客服務,更好地為我們鄉村居民提供上門服務。

        (編輯 周曉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抚顺市| 安阳市| 西昌市| 虞城县| 正镶白旗| 遂溪县| 青河县| 海宁市| 安陆市| 望谟县| 靖远县| 五台县| 五常市| 炎陵县| 资中县| 雅江县| 锦屏县| 郧西县| 永福县| 兴国县| 牙克石市| 方山县| 延安市| 江北区| 福清市| 翁牛特旗| 玛纳斯县| 垫江县| 大安市| 增城市| 广平县| 保康县| 咸阳市| 宜兴市| 兴山县| 长顺县| 石棉县| 镇原县| 桃园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