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11月2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縣4名傳承人入選省級非遺傳承人,涉及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民俗等多個類別。他們分別是碇步龍代表性傳承人林長就、朱臣生,提線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黃小友,畬族三月三藍劍光。
碇步龍
林長就,男,漢族,出生于1969年8月,系仕陽鎮溪東村人。1984年受爺爺林福鏨的影響開始學習舞龍,后拜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林實樂為師進一步傳承碇步龍,此后一直有開展碇步龍的傳承和表演。碇步龍表演需要嫻熟、扎實的舞蹈基礎和強壯的體力支持,林長就一直不斷努力學習,進一步提升技藝,以使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奇葩得以更好地繼承和發展。碇步龍是群體性項目,林長就在舞龍隊里組織隊伍參加各種活動,同時主要負責龍頭表演,是隊伍中的中堅力量,曾參加過第四屆溫州藝術節、溫州大學甌文化推廣周開幕式表演等。2010年10月,獲廣泰杯縣第三屆群眾文藝匯演金獎;2018年,參加溫州首屆舞龍舞獅大賽,獲得薪傳獎;2019年6月參加浙江省“非遺薪傳”浙江傳統舞蹈展演展評活動,榮獲“最佳表演獎”。
朱臣生,男,漢族,出生于1957年12月,系仕陽鎮溪東村人。朱臣生20歲便開始學習舞龍表演,對碇步龍有著強烈的熱愛之情。碇步龍是群體性項目,朱臣生在舞龍隊里主要負責龍珠表演,是隊伍中的中堅力量。2010年元宵節,受縣文廣新局邀請,到縣廣場匯演,獲得縣里的領導與觀眾的一致好評。2010年10月,獲廣泰杯縣第三屆群眾文藝匯演金獎;2018年,參加溫州首屆舞龍舞獅大賽,獲得薪傳獎;2019年6月參加浙江省“非遺薪傳”浙江傳統舞蹈展演展評活動,榮獲“最佳表演獎”。
提線木偶戲
黃小友,男,漢族,出生于1962年5月,系羅陽鎮人。黃小友是泰順縣黃氏木偶戲第十三代傳承人。其父親黃宗衙原系浙江省木偶劇團成員。1978年,黃小友成為泰順縣木偶劇團學員。自為劇團學員以來,黃小友專學木偶提線兼學樂隊,在提線木偶上得到了一定的技藝,在打擊樂上也有一定的基礎。因泰順木偶戲很多都以亂彈為主,在亂彈上有一定的造詣。目前主要工作為所在劇團編寫劇本譜曲、提線木偶戲演員、制作木偶道具服裝等。2000年,泰順木偶藝術劇團(原縣劇團)重組,他作為核心成員把劇團重新組織起來。從2001年起,一直擔任劇團法人,現如今,劇團發展態勢良好。多年來,編排了《真假牛魔王》《火焰山》《碧波仙子》《水漫金山》《大補缸》《采藥老人》等劇目,新排了現代的快板、小品、舞蹈等木偶節目。1987年,參加浙江省戲劇節,在《火焰山》劇目中的提線表演,得到了有關領導、專家的肯定和觀眾的好評,獲優秀團體演出獎;2000年10月,所在劇團代表浙江省參加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與日本、英國、比利時等32個國內外木偶劇團進行了藝術交流,獲團體演出優秀獎;2016年10月,受邀參加央視《我有傳家寶》欄目錄制;2018年7月,參加2018年全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折子戲精品展演獲金獎;2019年2月,節目《八戒看戲》參加2019年全省“我們的村晚”演出,并在浙江電視臺播出。
民俗
藍劍光,男,畬族,出生于1969年9月,系竹里畬族鄉竹里村人。從2015年至今,藍劍光是我縣人大代表和畬韻工作室負責人、泰順縣畬族文化協會會員,一直從事畬族“三月三”的傳承和實踐活動。組織每年的畬族“三月三”活動,通過畬民歌舞晚會、座談會、研討會、婚嫁表演、民歌對唱等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和展現畬族傳統文化魅力,并通過各界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吸引全社會來關注、關心、扶持畬族傳統文化。2006年參與由中央七套鄉土欄目組錄制的《竹里人家的三月三》和《主動的新娘》的拍攝。同年,成功舉辦了首屆甌越“三月三”畬族風情節,由中央七套鄉土欄目組錄制的《竹里人家的三月三》和《主動的新娘》分別于5月14日與6月1日在全國首播。
泰順非遺資源豐富,先賢給我們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燦若星辰。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我縣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項目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保護體系,并從政策、資金、法律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截至目前,我縣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6人,省級28人,市級65人,縣級360人。下一步,我縣將繼續讓非遺融入百姓生活,構建起非遺“保護”“傳承”“發展”融合相濟、統籌協調的新格局,有力推動非遺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
來源 泰順非遺 編輯 毛曉輝 校對 周曉葉 責任編輯 曾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