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許曾榮)紫云英是我縣農村常見的田間植物,過去常當做豬飼料進行種植。現如今,隨著農戶養豬的減少,田野里的紫云英也不多見了,但在司前畬族鎮臺邊村的果園內,卻種植了成片了紫云英。
3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臺邊村綠翠園家庭農場的葡萄園里看到,一片紫色的花海開滿了果園,小花朵隨風飄揚,綻放出春的氣息。在這些花海的映襯下,果園的顏值得到了提升。記者了解到,這些紫色小花就是紫云英,它的作用可非常大。
“種植紫云英一是可以節省人工成本,每畝可以節省800到1000元;二是提高土質的肥力,我們付出一倍,它可以還給我們果園兩倍的肥力;第三的話是美觀,成為我們果園里的花海。”綠翠園家庭農場負責人林延隆說,自己的果園常年耕種,土質肥沃,除了豐富的蔬果外,也帶來了瘋長的雜草。在每年春夏之交,雜草特別旺盛,極大影響了葡萄、獼猴桃的生長,同時,雇人除草、松土、施肥,還需花去一筆費用,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想到了地膜覆蓋技術和果園生草技術。
2020年年底,經過多番比較,林延隆嘗試在果園里撒下紫云英種子。去年開春,紫云英自然生長,并擠占了其他雜草的生長“空間”,腐爛后的紫云英成了天然肥料,連施肥都減少了。這樣“以草治草,腐爛還田”的果園模式在我縣還是首例。林延隆告訴記者,相比較地膜覆蓋技術,果園生草技術更勝一籌,除了不適宜剛種下的小苗,它可在任何果園內推廣。
編輯 毛曉輝 校對 黃淑霞 責任編輯 曾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