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已成新常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直播電商企業深入生產源頭,通過助農直播,為鄉村振興打開了“新通路”。電商直播與“農特文旅”相結合的新模式,也成了一道“共富”風景線。
近期,“直播濱團助共富消費幫扶促振興”啟幕。濱江攜“直播濱團”聯手“浙里匯”,以泰順為樣本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的助農模式,通過推進“一個平臺、兩個品牌、三個載體”的“直播+”方案,為全面服務山區26縣乃至全國各地產業帶積累寶貴經驗。
如何“謀”?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助力直播產業要素升級,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注腳。
以往,借助直播電商將農副產品運出大山,提高農民收入,固然可喜。但依靠純粹的“公益助農帶貨”,實現的,僅僅是銷售方式的轉變,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轉型。
如何讓農民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成為與時俱進的新農人?
“一個平臺、兩個品牌、三個載體”是濱江的答案:即打造好濱泰共富數字經濟產業園實體產業平臺,“直播濱團”和“浙里匯”兩個產業品牌,以及“供應鏈基地、IP孵化基地、實訓基地”三個載體,涵蓋了人、貨、場、IP等多維度合作舉措,推動農產品供給側改革,賦能企業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泰順共富供應鏈基地”是“浙里匯”與“直播濱團”的一次強強合作,不僅可以滿足各個直播機構和電商平臺的選品需求,也方便新農人隨時開展直播,同時可以發揮“浙里匯”的平臺優勢,讓更多省內的集采單位能夠一站式購物。
“IP孵化基地”立足于打造“新農人”,通過“培訓+實踐”雙結合,為地方村(鄉鎮)打造自身獨屬的“產業發展典型帶頭人IP”,形成具有縣域特色“文化+產品”的直播電商矩陣體系和內容文化陣地。
“主播實訓基地”則是通過電商實訓營、創業沙龍等形式,開展合規、業務等線上線下培訓,同時到“直播濱團”成員企業駐點學習實操,從而提升主播的業務能力,更好地宣介產品。
“未來,除了將泰順優質產品帶進直播間外,我們的電商學苑也將提供主播營運投放等系列課程,助力打造泰順本地新農人主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交個朋友副總裁、高新區(濱江)直播產業聯盟會長孔陽說道。
不僅如此,濱泰兩地將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打造“順禮”系列品牌,推出順酒、順茶、順石等八大類產品,提升泰順產品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同時以“直播+傳統企業+農戶”“短視頻+直播電商”等方式,對接專業直播機構與培育草根主播共同發力。
為何“富”?
“直播濱團助共富消費幫扶促振興”活動首站選擇泰順,有其淵源。
泰順縣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首批26個試點縣之一,也是國家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生態旅游特產資源,衍生出包括竹木產業、泰順石產業等極具本地特色的產業。
2021年,濱江區與泰順縣結對,通過“直播濱團”賦能,帶動泰順各個產業開拓線上銷售渠道。2022年,濱泰共富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目前已入駐企業30余家,已啟動三杯香、金絲黃菊等特色農產品的系列直播活動,助力優質產品“走出去”。隨著網易嚴選泰順館上線,縣域內特色產品曝光度逐步提升,產品銷售渠道也持續拓寬。
不難看出,濱江與泰順的結對,將濱江數字經濟優勢與泰順生態優勢充分結合,特別是直播電商的發展,有效帶動農產品銷售和增值,成為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2023年1-4月,泰順實現網絡零售額7.74億元,同比增長56.4%,網絡零售額實現了較快增長。
當然,于濱江而言,這不僅是優勢互補下的強強聯合,也是一次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的寶貴經驗。
作為全國頭部直播電商產業數字化服務商團體,“直播濱團”具有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強大能力。同時作為中游服務商,鏈接著產品源頭和億萬消費者。而“浙里匯”是由浙江省工商聯、浙江省供銷社等九個省直部門聯合發起的消費幫扶平臺和品牌,擁有強大的地方產業帶和產品供應鏈優勢。
“我們雙方都希望圍繞組織浙江省對口幫扶地區和浙江省內山區26縣優質農特、文旅等產品,在當地建立供應鏈選品基地,產業集群效應的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生態,提升內部‘造血功能’。”濱江互聯網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悉,以此次濱泰協作為起點,未來“直播濱團”和“浙里匯”將陸續走進浙江省山區26縣和省外其他對口幫扶地區,通過構建全鏈路直播服務生態,以“直播+農特文旅”形式,搭起跨越山海的“連心橋”,全方位賦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來源 潮新聞客戶端 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506968
編輯 駱曉燕 校對 章海玲 責編 曾麗軍 監審 雷全才 徐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