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在泰順縣雪溪鄉橋東村,有一位老人劉世蜂,自六十歲開始雙耳失聰,靠著助聽器生活至今。2015年10月,妻子突發疾病癱瘓在床,其間反復住院治療,病情始終不見好轉。8年來,劉世蜂不畏生活困難,精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妻子,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佳話。
不離不棄,用心用情呵護
劉世蜂今年76歲了,與妻子結婚已經51年。長期來,妻子的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多種老年基礎病,需要長期吃藥,為照顧家庭和生病妻子,劉世蜂只能在家里就近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2013年6月,妻子病情突然加重,為更好救治妻子,他毅然放棄工作,帶著妻子四處尋醫,柘榮、福州、溫州……聽說哪里好他就送哪里。在溫州治療的那段時間,劉世蜂因為語言不通,耳力全靠助聽器,在與醫生交流的過程中,存在著太多的困難。為了照顧好妻子,劉世蜂努力克服語言障礙,漸漸熟悉了妻子用藥和護理流程,經過他的精心照料,妻子的病情也慢慢趨于穩定。妻子覺得他太辛苦,可他卻對妻子說:“我們都是夫妻,用不著這么客氣,不然還叫什么夫妻啊!”
2015年10月初,妻子突然倒地不省人事,隨后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醒來后,被醫生診斷為由于腦梗死直接導致癱瘓,失去了講話能力和行動能力。在泰順縣人民醫院守候病床的日子里,劉世蜂為妻子洗漱喂飯,熬藥喂藥,擦洗身子,把屎把尿……很多患者連聲贊嘆,這么細心的丈夫,世上真是少見。
那些日子里,擔心妻子長久躺在床上生褥瘡,劉世蜂向醫院里的護工主動學習護理方法和經驗,每隔1—2小時,就給妻子翻身、更換尿墊。即便是再辛苦,劉世蜂也沒有一句抱怨。經過劉世蜂的精心、貼心、細心、用心照料,妻子的精神狀態也有了好轉,心里過意不去,一直認為自己拖累了劉世蜂,讓自己本就困難的家境雪上加霜,好幾次要求劉世蜂放棄對她的治療,早點帶她回家,可每次都被劉世蜂拒絕。
寸步不離,用愛溫暖陪伴
2016年5月,在劉世蜂的精心照顧與護理下,妻子的病情逐漸好轉,劉世蜂把妻子從醫院接回家中,親自照料。
這么多年來,劉世蜂每天最多睡5個多小時,一夜要起床6次查看妻子的情況,每天凌晨3點準時起床為妻子翻身、擦拭身體,只要聽到妻子發出“支支吾吾”的聲音,或是床上翻動的“嘎吱”聲,他都是聞聲而動,迅速翻身起床,8年來,劉世蜂從來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
日常生活中,劉世蜂除了在家附近干點農活,幾乎都是跬步不離地看護妻子。必須外出時,他也會把妻子喝水、上洗手間的時間表反復向家人交代清楚才敢出門,且辦好事,從不在外逗留,迅速趕回來。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劉世蜂擔心妻子如果不通過走路康復鍛煉,以后就再也不能走了,于是為妻子制定了康復訓練計劃,每天陪著妻子推車訓練5-6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就算遇到雨天也堅持在家房前屋后的廊道走路訓練。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妻子的康復有了效果,如今妻子已經能平穩地坐在輪椅上,在劉世蜂的康復訓練幫助下,只需要一人攙扶就能行走。現在他的妻子不僅身體日漸恢復,臉上也時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八年,兩千多個日夜,76歲的劉世蜂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和行動,詮釋了什么是久病床前見真情,為我們譜寫了一曲看似平凡簡單,實則情深義重,彰顯了孝親愛老的真情贊歌。
來源:縣文明指導中心 編輯/初審:章海玲 二審:黃淑霞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徐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