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經千年,代代相傳。西旸鎮可垟村就有這么一位樸實的村民,面對家中突如其來的變故,毅然扛起家庭生活重擔。15年來,替夫還債,替夫盡孝,信守承諾堅守家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誠實守信的美德,譜寫了人間真善美。她就是李國花。
艱難絕境,為承諾留守貧困家庭
李國花的老家在江西豐城小港鎮李家村,1996年遠嫁到泰順縣西旸鎮葉家山村。丈夫家中兄弟三人,大哥患有肺病,長年吃藥,無能力贍養父母,弟弟長期在外打工。
2008年,李國花與丈夫借貸了5萬元,準備做木材生意。誰料,原患有乙肝的丈夫病情惡化為癌癥,所有本錢全都變成了醫療費。5萬元僅僅支撐了7天,這還不算,李國花向親戚朋友甚至娘家借了不少錢。不幸的是,僅僅21天,丈夫就撒手人寰。喪夫之痛之余,近20萬元的外債更是讓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娘家人聞訊趕來,要帶李國花走,怕她留在泰順受苦。李國花竭力說服娘家人,毅然決然留了下來。孩子還小,年邁的公婆需要贍養,自己走了,他們靠誰?她牢牢記著丈夫臨終的囑托:“我那么遠把你帶過來,卻沒讓你過上好日子,真對不起你。我不在了,往后請你替我照顧好父母。”李國花說:“就為他的囑托,我不能一走了之,我要守著公婆,替夫盡孝,把借別人的錢都還清。”
兌現諾言,吃盡苦頭償還債務
近20萬元的巨額債務,對李國花來說是一座大山,但為了兌現諾言,她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艱難前行。
面對上門討債的債主,李國花拍著胸脯承諾,只要她還在,就一定會還錢。為了還債,她向娘家借錢創辦了一所幼兒園,既是老師又是保育員,她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買菜,晚上打理好一切,安排好工作,經常是凌晨才能休息。她努力學習考取證書,學習技能,再苦再累都咬牙堅持,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養活家人。每月工資2000元,她只留下300元當生活費,余下1700元用來按時還債。為了節省開支,一家人吃著公公種的菜,李國花常常穿著十幾元、二十幾元的衣服……
除此之外,她抓住一切機會賺錢,春天茶葉上市之際,一有空閑她就早出晚歸采茶葉,空余的時候,再去做些小本買賣……就這樣一點點攢錢還債。2016年,吃盡千辛萬苦的李國花終于還清了丈夫生病時欠下的所有債務。
傳承孝道,替丈夫精心侍奉公婆
兩個高齡老人一個孩子,15年來,李國花一邊教養孩子,一邊侍奉公婆。“兒子很乖、很懂事,公公婆婆也盡量幫忙,身邊的親友也伸出援助之手,一家人在艱難的處境中相依為命。”李國花說。2018年,公公因腦瘤入院,恰逢幼兒園省三級的攻堅時期,她在醫院和幼兒園來回奔波。公公生病期間,她更是日夜貼身陪護,直到公公離開人世。
2021年,85歲的婆婆不慎摔倒脊椎骨折,只能臥床靜養,她承擔起給婆婆喂飯、喂水、洗臉穿衣等護理工作。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三個月后婆婆終于能下地活動,康復后,婆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有國花,我怕已經早就不在人世了。”
淳樸善良的李國花兌現了丈夫去世時的囑托,如今,兒子已經步入工作崗位,她還是只身一人,默默守護著這個家,她說:“婆婆在,家就在。”說起娘家,她坦言道,很少回去,父母和親人們都很掛念她。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美德,15年來,李國花用內心的善良,堅守著對丈夫的承諾,堅守著這個家。
來源:縣文明指導中心 編輯/初審:章海玲 二審:黃淑霞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徐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