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白海燕)今天的《代表委員風采》,我們來認識一位來自一線民營企業的人大代表徐積暖。徐積暖是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我縣工商聯主席。返鄉創業以來,他秉持服務“三農”的初心,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模式,帶領越來越多的鄉親走出了一條增收共富的新路徑。當選縣人大代表后,他更是積極走訪調研,傾聽百姓聲音,盡心盡力解決群眾訴求。
記者見到徐積暖時,他正在濱泰共富產業園里走訪調研。徐積暖于2022年當選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兩年多的任期里,他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堅持在走訪企業、深入車間的過程中了解基層民情,記錄、分析制約農業產業、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
“我經常到縣里的其他企業調研,將企業存在的痛點及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同時,我經常到縣外考察,把縣外優秀企業的好經驗、好模式帶回來,促進我們地方的企業更好地發展。”徐積暖說道。
走訪調研過程中,徐積暖發現我縣部分民營、小微企業仍然存在融資難、政策執行兌現難、用地指標緊張等問題。為此,去年縣兩會期間,他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招商引資政策落地的建議,得到了縣委改革辦、縣投資促進中心等部門的高度重視。
泰順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文延杰說:“他提的建議都是站在我們的角度,為我們企業考慮得比較多,很實在地為我們提供了幫助。”
除了關注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出身普通農戶家庭的徐積暖始終懷揣著對“三農事業”的熱情,讓鄉親們挺直腰桿在家門口致富的夢想一直扎根在他的心底。
“履職這兩年時間里,我提了很多建議,多數得到了解決,也全部都得到了回復。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家鄉農業各個板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共富產業越來越壯大。”徐積暖告訴記者,今年他想提一些農業共富方面的建議。
在鄉村共富這個大環境下,徐積暖認為,泰順要想謀好農業共富事業,必須發展更多的高經濟價值作物,如在農業產業基地引進菌類、藥材類等作物。同時,進一步聚焦優勢產業產區,發揮示范基地帶動作用,以推動提升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水平。
傾聽、記錄、思考,親身的實踐和群眾的意見豐富了徐積暖的議案。這幾天,他正在馬不停蹄地撰寫、完善自己的議案,力求將更多群眾的期盼帶到縣兩會。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很喜歡聽一些老百姓的心聲,每一次和他們的交流,我都有很多的感觸。”徐積暖表示,今后,他將加強學習,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建言獻策,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反映上去,把“兩會精神”傳達到基層,充分發揮好人大代表承上啟下的溝通橋梁作用。
編輯/初審:涂秀秀 二審:黃淑霞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徐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