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高欣欣)中小學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不足,中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在去年的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縣人大代表林正滿提出《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學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我們來看下它的落實情況。
林正滿告訴記者,關注中小學心理健康是源于他哥哥的女兒。他哥哥在其女兒三歲時就已過世,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家人的關心,林正滿發現侄女在初中時出現早戀以及厭學的現象。
林正滿說:“本著對孩子的這份責任,我就特意去關注了解了青少年的心理。我從互聯網了解到很多東西,現在小孩子接收的信息太廣泛了,但是理解能力不行,有些消化不了。互聯網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我打開數據一看,發現原來我們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是挺多的,需要我們去關注。”
根據有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26.27%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3.46%存在神經癥傾向,4.98%存在生活習慣偏離,6.58%存在人際關系問題。如果家長、學校、社會對他們不加以關注和正確引導,這些孩子不但在當下會存在偏差性,在成年后對于社會的發展和穩定也會造成更加難以想象的影響和危害。
林正滿說:“我們要從中小學就幫助孩子去化解心理健康問題。這個提案提出后,教育局很關注,從各個方面對孩子加以引導,這對中小學學生學業方面和以后長大后走出社會,如何去面對社會的壓力方面,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源于人大代表的職責,也是源于對青少年的關愛,林正滿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后,形成了提案。在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他提出《關于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得到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
目前,在我縣60所學校里,中小學生心理測評系統已經百分百安裝,并且做到科學檢測和預警。其中大部分的學校全面開展了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系列心理輔導課程,并有專兼職的心理輔導老師積極投入各種心理相關工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周、健康月活動,舉行健康教育講座等。
兒童健康成長需要良好的支持環境,家庭、學校、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持與保障資源。接下去,林正滿也會持續關注,助力家校社協同,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正確的引導、營造良性的成長環境。
編輯/初審:周曉葉 二審:黃淑霞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徐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