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新聞熱線:0577-59299065|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關于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 : 泰順新聞網   ->   外媒看泰順   ->   網絡媒體   ->  正文
        推薦視頻
        推薦新聞
        推薦圖片
        泰順:一片葉子,綠了青山,富了百姓
        來源: 發布時間:2024-11-19 14:08:21 作者: 字體:

          一片綠葉成就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溫州市泰順縣除茶葉外,還有一片讓群眾致富的“金葉子”——豆腐柴。走進泰順縣仕陽鎮嚴山村,豆腐柴采摘基地、豆腐柴休閑觀光園、豆腐柴非遺體驗館等一一躍入眼簾。

          近年來,泰順縣堅持以“產業強縣”的戰略方針,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點石成金、點葉成金,不斷拓寬民眾的“致富路”。

          當地村民采摘豆腐柴場景。

          “無中生有”發展特色產業。豆腐柴常見于山坡林下,閑暇時余,農村老人、婦女會取其鮮葉洗凈,磨碎加水擠壓,形成綠色的膠狀物,顏如翡翠,制成“綠豆腐”食用,入口滑膩、瞬間即化、滿口芳香,是夏季避暑解渴的理想小吃。泰順商人董海青花了兩年時間到全國各地考察,發現全國僅有小面積種植,且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而豆腐柴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種植技術門檻要求低,采摘方便,不會跟農忙季節(采茶季)搶時間,且自帶特殊氣味,沒有病蟲害,不用施肥,產出效益較高,具有良好的深加工價值。于是,董海青毅然選擇回鄉創立仙葉緣豆腐柴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在仕陽鎮開發建設了100畝育苗基地、1000畝示范基地,同時引進豆腐柴加工生產線,初步形成產業化。

          “有中做優”壯大產業規模。為充分發揮泰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生態資源優勢,仙葉緣公司聚焦豆腐柴生態產業,成立團隊編制種植規劃,試驗完善種植、生產技術,探索發展“公司+村集體+農場/合作社+農戶”的聯動模式,帶動低收入農戶、老人、婦女等群體利用低坡荒山開展規模化種植,目前已帶動泰順縣仕陽鎮、羅陽鎮、司前鎮、筱村鎮、西旸鎮、泗溪鎮以及蒼南縣等地農戶種植豆腐柴超5000余畝,規模化種植面積居全省第一,每年可向農戶回收鮮葉5000多噸,年產值2000多萬元,帶動600多戶農戶增收,平均每戶增收3萬余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豆腐柴相關產品展示。

          “優中做強”延伸產業鏈條。“綠豆腐”一經上市就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獲評浙江省第三屆民間美食“最佳人氣獎”、浙江省十大農家特色小吃”等榮譽。但僅憑“綠豆腐”這一單一產品,市場規模無法充分打開,為進一步發展豆腐柴生態產業,泰順縣與浙江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浙江中醫藥大學泰順技術轉移中心,落戶仕陽鎮豆腐柴基地,進行豆腐柴植物資源開發,并通過省農科院、溫州市農技推廣基金會、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等組建的技術團隊在育苗繁殖、規模化深加工等方面進行長期技術指導,打通了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的“最后一公里”,陸續發表了多項產品企業技術標準、種植技術標準,先后研發出豆腐柴精粉、代用茶、飲品、燉湯包、仙葉凍、果膠提取、化妝品、各種糕點等幾十種產品,其中“豆腐柴葉功能研究及其產品開發”項目被收入浙江創新館。

          未來,仙葉緣公司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泰順生態資源優勢,計劃5年內豆腐柴種植面積超10000畝,并發展建設豆腐柴非遺手工制作、研學、養生食品綜合加工等產業鏈條,帶動2000戶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駱曉燕 審核: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張春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紫金县| 山东省| 冀州市| 沙洋县| 芜湖县| 盖州市| 札达县| 兴城市| 永川市| 平山县| 庆安县| 正阳县| 莱州市| 中方县| 汕头市| 宁阳县| 政和县| 包头市| 定州市| 会泽县| 清远市| 阿尔山市| 盱眙县| 昌图县| 昂仁县| 琼海市| 兴和县| 临高县| 大同市| 丰顺县| 汉沽区| 涟源市| 南开区| 津市市| 琼结县| 河间市| 常山县| 南城县| 淮阳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