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近日,溫州肯恩大學營商環境法治研究院在保加利亞成功舉辦了首場國際文化、學術與商業交流活動,并聯合浙江至愛公益、溫州市廊橋文學學會向保加利亞科學院捐贈泰順廊橋模型,諸多的學者、企業家、法律專家、藝術家及溫州肯恩大學學生,參與了此次的活動。
泰順廊橋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捐贈儀式上,浙江至愛公益基金會發起人、高溫青年聯合會理事長、百臻集團聯合創始人翁驍友先生介紹了廊橋作為社交中心的文化象征,并分享了基金會向全球高校捐贈廊橋模型的公益項目。據悉,2020年9月,溫州肯恩大學就把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季天淵創作的以泰順溪東橋為原型的廊橋模型捐給了美國肯恩大學,此次又通過民間公益形式推動中國文化海外傳播。
溫州肯恩大學副校長Cary Anderson教授與保加利亞科學院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Mariana Tian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雙方均表達了未來在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方面深化合作的愿景。
作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歐盟國家,保加利亞自1949年10月2日起,已與中國保持了75年的友好合作。此次活動是一次文化盛宴,也為未來雙邊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活動中的交流交流環節,Boriana Varbanova女士分享了她的父親——著名纖維藝術家萬曼與宋懷桂女士的跨國愛情故事。這段婚姻是新中國歷史上首例獲批的跨國婚姻,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被視為中保文化交流的象征。《汽車自駕游》雜志主編小今詳細解讀了保加利亞公民免簽入境中國30天的新政策,并分析了其對文旅市場的潛在機遇。Rich Ristow教授分析了中國詩歌對歐洲古典文學的影響,溫州肯恩大學的Andrea Gatto教授則深入探討了中國的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方向。
活動的尾聲由Yordanovi Art庫克里舞團的表演拉下帷幕。庫克里舞通過震耳欲聾的鼓聲、歡快的舞蹈和象征性儀式驅散舊年、迎接新春,與中國春節文化極為相似。兩者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示了跨文化節慶之間的共通性和深厚底蘊。
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方,溫州肯恩大學營商環境法治研究院院長Asen Velinov律師在總結發言中感謝各位嘉賓的參與,并強調文化、商務與學術交流在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性。未來,溫州肯恩大學法商研究中心將繼續推動跨文化合作,為國際學術、商業與法律領域的交流提供更多機會,搭建更多文化、知識與經濟的橋梁。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駱曉燕 審核: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張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