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站在百丈鎮(zhèn)飛云湖村山腳眺望,半山腰的一片透明大棚錯落有致,頗具未來感。這里正是泰順百湖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基地,大棚里“住”著150余棵楊梅樹。
走進棚內,只見一棵棵楊梅樹遍布山坡,盡情舒展著枝葉,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自從楊梅樹住進這里后,長勢更好了。你看,現(xiàn)在這些楊梅樹開的花比外頭露天的要大很多呢,如果授粉及時,提前三周上市也很有可能。”泰順百湖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林垂敏指著楊梅樹上一簇簇淡黃色花朵笑著表示,他對今年的楊梅品質和產量都很有信心。
作為我省最具特色優(yōu)勢的農產品,在大棚里種楊梅已不算新鮮事。林垂敏表示,他是從蘭溪、余姚等地的梅農那里取經。2024年8月,在縣農業(yè)農村局、百丈鎮(zhèn)政府支持下,大棚動工建造,耗時7個月,直至今年3月完工,占地面積近20畝。
要在陡峭的山坡上完成這所大棚著實不易,投入也不菲,但林垂敏覺得還是值得嘗試。“以往沒有大棚,梅農主要靠天吃飯,到了采摘季,一旦遇到下雨天氣,很多楊梅就會爛掉,影響口感和品質。”林垂敏表示,有了大棚之后,楊梅的生長環(huán)境變得相對穩(wěn)定且適宜,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通過人工干預、智能化管理,不僅可以提升種植效率和產量,提高楊梅品質和口感,還能實現(xiàn)楊梅提前成熟上市,延長采摘期,搶占市場先機。
穿行在大棚內,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科技范兒”十足。這里設置有溫濕度計量器、水肥一體化恒壓供水控制系統(tǒng)、自動噴灑系統(tǒng)等多種智慧化設施。林垂敏按下其中一顆按鈕,大棚周圍和頂部的棚膜開始緩緩卷起,室外的寒氣瞬間灌了進來。林垂敏一邊演示一邊介紹:“只要按動按鈕,就可以實現(xiàn)一鍵開關棚膜,做好大棚的通風和溫控,也能讓大棚里鋪設的管道自動噴施水肥。”此外,棚膜內側還設有一層網紗,如同房子的紗窗,可以起到防蟲的作用。
林垂敏一直堅持綠色生態(tài)種植,與時俱進,讓楊梅林持續(xù)發(fā)揮效益。接下來,林垂敏還計劃為這些楊梅樹掛上“身份牌”,打造可追溯體系,讓游客不光采得放心,關鍵更要吃得安心,打響自家“泰好吃”楊梅品牌,為泰順百丈楊梅增光添彩。
來源:百丈鎮(zhèn) 編輯/初審:涂秀秀 二審:章海玲 三審:曾麗軍 核發(fā):雷全才 張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