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新聞熱線:0577-59299065|設(shè)為首頁| 加入收藏|關(guān)于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 : 泰順新聞網(wǎng)   ->   人文   ->   人物   ->  正文
        推薦視頻
        推薦新聞
        推薦圖片
        劉西:扎根烏巖嶺 以勞模精神做植物王國的“守綠人”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5-07 15:44:08 作者: 字體:

          泰順新聞網(wǎng)訊(記者 施雙雙)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作為浙江植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qū)域之一,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庫”“綠色生態(tài)博物館”美譽。在這里,溫州市勞動模范、烏巖嶺管理中心雙坑口保護站站長劉西,用十余年時光,深刻詮釋了“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在深山之中書寫著綠色守護者的動人篇章。

          在烏巖嶺珍稀瀕危植物繁育基地的大棚內(nèi),劉西如數(shù)家珍地為記者介紹著這些由他和團隊親手繁育的植物。這座基地于2017年建成,其主要目標就是幫助烏巖嶺的瀕危植物擺脫“瀕危”困境。截至目前,基地已繁育出20多萬株植物,成功實現(xiàn)5000余株浙江雪膽、泰順杜鵑等植物回歸野外。瀕危物種得以“新生”,背后是劉西“淡泊名利”的堅守——他不計短期回報,只為給未來留存生態(tài)密碼。

          2013年,劉西放棄城市優(yōu)渥條件,毅然回到家鄉(xiāng)投身烏巖嶺植物保育工作。當時,該保護區(qū)的植物研究基礎(chǔ)相當薄弱,僅存有陳舊的名錄。面對如此困境,他以勞模精神“爭創(chuàng)一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立了明確的目標:為烏巖嶺的植物建立詳盡的檔案,徹底摸清其生態(tài)資源。提及如何為植物“上戶口”,劉西表示:“實際上,并沒有捷徑可走,就是不斷地登山拍攝、整理照片、積累數(shù)據(jù)。”

          此后,劉西每日背著望遠鏡、相機,手持長鉤,在十多公里崎嶇山路間穿梭,與蛇蟲為伴,以草木為友。初期因?qū)I(yè)知識不足,他甚至要用一周時間查證一天拍攝的植物,但憑借“艱苦奮斗”的信念,他挺過了這一瓶頸期。

          十幾年以來,劉西踏遍了泰順無數(shù)座青山,拍攝了將近20萬張照片,用500多G的數(shù)據(jù)庫記錄了1800多種植物,同時也與團隊發(fā)現(xiàn)了十幾個新物種,為泰順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除了給植物“上戶口”之外,劉西還利用空閑時間參與出版了5部保護專著,去年出版的《泰順常見藥物植物圖鑒》更是首次將我縣中草藥分類學問題闡述清楚。

          劉西分享道:“我們每一味中草藥都需要先去草藥庫中去抓飲片,再通過飲片來追溯其原始植物,結(jié)合其地方方言的形態(tài)特征以及藥性等信息,最終才能完成出版工作。”

          十年守綠,初心如磐。劉西的綠色夢想里,既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科研藍圖,也有“讓更多人加入護綠隊伍”的樸素愿景。他深知,勞模精神不是孤勇者的勛章,而是一群人的接力——唯有扎根基層、甘守寂寞,方能讓“植物王國”的蔥蘢永續(xù),讓勞模精神在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中煥發(fā)新光彩。

          談及未來,劉西表示,他將繼續(xù)在植物保護專業(yè)上深入鉆研,帶領(lǐng)團隊攻克更多難題。“我們計劃開展保護區(qū)植物、動物、真菌等多學科交叉研究,推動烏巖嶺多樣性生物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編輯/初審:章海玲 二審:毛曉輝 三審:曾麗軍 核發(fā):雷全才 張春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旺苍县| 汉川市| 扎赉特旗| 和平区| 昔阳县| 社旗县| 定州市| 巩义市| 和田市| 文水县| 额尔古纳市| 苗栗县| 女性| 绩溪县| 措勤县| 宜良县| 都兰县| 金平| 宁强县| 称多县| 江口县| 堆龙德庆县| 霍城县| 丰顺县| 樟树市| 保亭| 那曲县| 邹城市| 本溪市| 台南县| 祁东县| 寻甸| 陆河县| 苏尼特右旗| 油尖旺区| 洛宁县| 宁明县| 伊宁市| 双鸭山市|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