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 浙南山城泰順,以廊橋古韻、山水畫卷聞名遐邇。近年來,泰順以“文化+旅游+美學”為支點,通過創新傳播路徑、深耕品牌建設、構建全媒體矩陣,將“浙南明珠、最美山城”的城市形象從“深閨山水”推向“全域出圈”,打造出獨具辨識度的城市傳播樣本。
《萬象泰順聲聲不息》宣傳片
泰順緊扣“音樂+文旅”戰略,與網易連續三年深度合作,孵化出覆蓋全年的原創音樂計劃。從《追光山海》系列音樂創作營到“生聲不息”音樂嘉年華,14首文旅主題歌曲與10首《追光山海》專輯作品,以多元風格講述泰順故事,全網播放量超3.8億,觸達人群破億。譚維維、楊和蘇等明星助陣的《月兒圓月兒彎》《山里的種子》MV,將廊橋、碇步橋等元素融入視聽藝術,帶動文旅歌曲成為“金名片”。創新打造“文祥湖夜游”沉浸式體驗項目,項目自推出以來,單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帶動周邊餐飲、民宿消費增長37%,成為浙南夜經濟的標桿案例。
文祥湖夜游
在網易云音樂平臺推出的、泰順原創音樂《月兒圓月兒彎》《山里的種子》收獲好評不斷,成功破圈
泰順以“走走泰順,一切都順”為核心,構建獨具匠心的城市標識系統。LOGO融合廊橋飛檐、水系藍韻與碇步橋形態,成為城市精神圖騰。標識系統覆蓋19個鄉鎮,從文祥湖公園路燈、公交站牌到文創雪糕、魔方等衍生品,實現“從場景到產品”的全域滲透。同時,通過浙商大會、全國象棋賽等重大活動植入標識,并借助《萬象泰順聲聲不息》宣傳片登陸央視、春晚,推動城市形象“破圈”傳播。針對初期“應用不深、認知不足”等問題,建立督導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創新推出“非遺外賣”“秘密花園盲盒”等體驗項目,讓標識系統從“靜態符號”升級為“動態文化觸點”。
泰順城市形象標識
高速入城口的“回家·風箏”
泰順以“美學引領”為核心,構建“聲光影”融合的全媒體傳播生態。《深耕“順文化”》《聲生不息》等200余條專題報道,全網播放量最高達56億次,塑造“視覺化泰順”形象。聯動青年創客打造“NOWhere烏有村”等鄉村美學項目,吸引8000余名數字人才參與鄉村改造。此外,舉辦“美學素養提升”專題學習會,邀請中國美院專家授課,培育干部審美力;舉辦文創設計大賽、抖音創意賽等全民活動,激發群眾共創熱情,讓城市形象傳播從“政府主導”邁向“全民共建”。
“生聲不息追光山海”泰順原創歌曲嘉年華
文祥湖景觀
從山水秘境到網紅之城,泰順以文化為魂、創新為翼,探索出一條“小城大美”的傳播之路。未來,泰順將持續深化“音樂+標識+美學”三位一體模式,讓城市形象既有“顏值”更有“質感”,為山區共同富裕注入更多文旅動能,書寫“浙南明珠、最美山城”的嶄新篇章。
來源:縣委宣傳部 編輯:胡佳妮 初審:毛曉輝 二審:周曉葉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張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