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新聞網訊《采茶舞曲》的旋律悠揚回蕩,在泰順縣東溪鄉這片靈秀之地滋養出無數藝術靈魂,吳狄新便是其中熠熠生輝的一顆星辰。他生長于東溪這個充滿文化底蘊的茶鄉,此處的山山水水,在他的心田埋下藝術的種子。依托泰順縣文化創客服務中心搭建的文化創客平臺,此方的文化沃土,為他的藝術征程鋪就堅實的基石。
匠心初綻:吳狄新石雕之路的起點
2000年,命運的轉盤將吳狄新引向石雕藝術的殿堂,他拜入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曾宇江門下,開啟石雕生涯的序章,這是他破繭成蝶、逐夢遠航的起點。在恩師的悉心指導下,他如饑似渴地汲取石雕技藝的精髓,從最基礎的技法學起,日復一日地雕琢、打磨,手中的刻刀逐漸靈動,賦予石頭以生命。吳狄新深知,藝術之路從無捷徑,唯有不斷探索與精進。他懷揣著對藝術的虔誠之心,輾轉多地,拜會多位工藝大師,虛心求教。
在交流切磋中,他承襲傳統石雕技法的千年文脈,又巧妙地融入了現代審美理念,使作品兼備古典韻味與當代氣質。歷經多年磨礪,他的技藝漸臻佳境,2020年“全國石雕工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成為他藝術生涯的高光時刻,斬獲全國前三的殊榮及“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實至名歸地彰顯其卓越技藝。而他手中那七十余件國家級、省市級獲獎作品,宛如熠熠星辰,串聯起他二十年切、磋、琢、磨的藝術軌跡,見證著他對石雕藝術的執著與熱愛。
巧工賦詩:吳狄新石雕藝術的獨特意境
推開吳狄新工作室的木門,仿若踏入一片靜謐的竹海秘境。在這里,石頭不再是冰冷的礦物,而是飽含氣節風骨的圖騰。吳狄新對每一塊石頭都懷有敬畏之心,善于發現并利用其天然之美。
原石上斑駁的石皮,經他精微鑿刻,化作竹節斷裂的滄桑肌理;翡翠色層疊之處,寥寥數刀便勾勒出含露新篁的靈動。在《竹韻清音》系列作品中,他巧妙運用淺浮雕勾勒遠山如黛,圓雕讓云霧在山間繚繞,鏤空雕則使近景的竹枝纖毫畢現,光影從枝葉間隙透出,整塊石頭仿佛被賦予詩意,生動演繹出“月移竹影上窗紗”的雅致意境,讓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竹林,感受著自然與藝術的完美交融。
吳狄新這種“以石寫竹”的獨創性,源于他對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深刻參悟。他不拘泥于傳統竹刻的平面范式,大膽創新,運用立體鏤雕展現竹枝的向陽性,借助石料天然色層巧妙呈現竹葉的陰陽向背。在《七賢竹韻》中,那錯落有致的竹叢,不僅讓觀者觸摸到石質竹節的溫潤質感,更讓人領略到魏晉名士“不可居無竹”的精神氣度,仿佛能與古人跨時空對話,感受那份超脫塵世的高雅情致。而近年創作的《哪吒系列》,更是將他的哲思推向新境,頑石中似乎迸發出叛逆的生命力,恰似混天綾在石上翻涌的血性,展現出他內心深處對自由、對突破傳統的追求。
在眾多的創作成果中,通過縣文化創客服務中心的牽線搭橋,吳狄新受邀為泰順縣人才新生子女專屬定制的“平安鎖”尤為引人注目。這件珍貴的禮品,不僅凝聚了吳狄新對傳統石雕技藝的精湛掌握,更融入了他對新生一代的美好祈愿。吳狄新在設計過程中,巧妙地將象征著吉祥與平安的“順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使“平安鎖”既古樸典雅,又不失時尚氣息。
匠心獨運:吳狄新石雕藝術的工藝手法
吳狄新的工藝手法之巧妙,令人贊嘆不已。他對石頭的質地、紋理有著近乎本能的敏銳感知,能夠精準地把握石材的天然特性,依色取巧,因材施藝。
雕刻竹子時,他僅在天然石皮上稍加雕工,便能惟妙惟肖地表現出竹子被破開后的斑駁肌理之美,那細膩的紋理,仿佛讓人觸摸到竹子的真實質感。同時,他綜合運用圓雕、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技法,使作品層次豐富,立體感十足,從不同角度觀賞,都能領略到別樣的藝術韻味,這種對技藝的精湛掌控,彰顯出他對石雕藝術的深刻理解與深厚造詣。
吳狄新還將書法篆刻與國畫的筆觸韻味融入石雕創作。他巧妙地將書法的線條美感、篆刻的刀法技巧以及國畫的意境營造,與石雕藝術相結合。在作品中,書法的筆墨韻味、篆刻的金石之氣與國畫的寫意精神相互交融,使石雕作品更具文化底蘊與藝術感染力。線條流暢自然,如書法般富有韻律;構圖布局精巧,如國畫般意境深遠;刀法剛勁有力,如篆刻般富有金石韻味。
傳承新聲:吳狄新石雕藝術的創作信仰
在機械復制時代的大潮下,吳狄新卻宛如一位堅守陣地的戰士,堅定地秉持著“一石一世界”的創作信仰。他堅信每塊石頭都有其獨特的靈性,都在等待覺醒的機緣。
依托縣文化創客服務中心的平臺,泰順石雕、米塑兩大非遺手藝開展跨界合作。吳狄新以石雕為基底,用米塑作為點綴,與米塑大師共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盆景、多肉植物等作品,使兩種傳統工藝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演繹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充分承載了文化創新美學,為傳統石雕賦予了新的活力與內涵。這些跨界文創作品,讓更多人領略到傳統藝術融合的魅力,既是縣文化創客服務中心助力泰順非遺及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的見證者,也是一張張將來自泰順的文化創意帶到更廣闊的天地的金名片。
從《黑悟空》那桀驁不馴的線條,到《一統江山》的雄渾豪邁氣象,吳狄新以刀為筆,用心與石頭對話,在石雕藝術的天地里續寫著竹與石的永恒傳奇。當晨光灑落在工作室的竹影石雕之上,我們仿佛能聽見泰順凍石深處傳來的文化傳承的清越回響,那是吳狄新對家鄉文化的深情回饋,也是他對石雕藝術的不懈追求。
泰順縣文化服務創客中心始終是吳狄新藝術道路上的堅實后盾。中心為其在宣傳推廣、交流學習和活動策劃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力他參加各類人才申報與文化交流活動,拓展藝術視野與人脈資源。同時,積極推廣其石雕、文創作品,使其作品更廣泛地呈現給公眾,提升知名度與影響力,為他在藝術市場中贏得廣闊天地。
在石雕藝術的浩瀚星河中,吳狄新是其中一顆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星辰。他堅守著對石雕藝術的赤誠熱愛,用刻刀鐫刻下歲月流年的不朽痕跡、用竹石書寫文化創客的藝術華章。
來源:中共泰順縣委宣傳部、東溪鄉 編輯/初審:周曉葉 二審:毛曉輝 三審:曾麗軍 核發:雷全才 張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