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新聞熱線:0577-59299065|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關于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 : 泰順新聞網   ->   新聞   ->   國際國內   ->  正文
        推薦視頻
        推薦新聞
        推薦圖片
        今日辟謠(2025年5月12日)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5-12 20:30:20 作者: 字體:

        2025年5月12日

           河南安陽多地出現冰雹天氣致小麥顆粒無收?

          真相:5月9日,河南安陽多地出現冰雹天氣,引發網民關注。其中,短視頻平臺上出現內容為“滑縣下冰雹了,今年又是顆粒無收”“麥子快收了,老百姓太難了”等的視頻。對此,河南安陽滑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稱,“滑縣小麥目前仍處于籽粒形成期,陸續進入灌漿期。此次冰雹持續時間并不長。經初步核查,滑縣23個鄉鎮(街道)中,僅有個別地塊、個別麥穗受到輕微影響出現了掉粒情況”“此次受損面積極小,對整體糧食生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據分析,網傳視頻中僅有冰雹砸下的畫面,并未出現麥田受災的真實畫面,但文案卻出現“顆粒無收”“農民難”等字眼,引發群眾恐慌。請廣大群眾以官方發布信息為準,不傳播未經核實的內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來源:大河網)

           廈門大學關于研究生招生的聲明

          詳情:近期,個別網絡平臺發布關于廈門大學研究生招生的不實信息,擾亂正常招生秩序。對此,廈門大學招生與考試辦公室發布聲明稱,廈門大學嚴格遵守教育部關于研究生招生的各項規定,未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開展招生工作。請考生切勿輕信所謂“免聯考項目”“免試入學、保障畢業”等虛假宣傳,避免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廈門大學所有研究生招生信息均通過以下平臺發布:“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廈門大學招生網”(https://zs.xmu.edu.cn)、“廈大招生”微信公眾號及“廈門大學”官方賬號。任何非官方渠道發布的信息均與廈門大學無關,請考生務必以學校及教育部指定平臺公告為準。(來源:“廈大招生”微信公眾號)

          科普 防震抗震6大謠言,千萬不要再信了!

          詳情: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地震是最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之一,而網絡上流傳著關于地震的種種謠言,也是破壞力驚人的“次生災害”。以下6條常見地震謠言和誤區,幫助公眾構筑科學防災的知識屏障。

          1.地震前天空中會形成預測地震的“地震云”?

          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地震云”,“地震云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云”“排骨云”“魚鱗云”等都只是幾種常見的云彩,在氣象學上都有合理的科學解釋。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之間具有內在關聯性。

          2.烏鴉聚集說明要地震?

          這種說法沒有明確根據。到了冬天,我國很多地區包括北京都會出現烏鴉聚集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冬季城市里氣溫更高一點有助于御寒,也可能是因為烏鴉代代相傳已習慣在該處活動,但這些都與地震沒什么關系。

          3.某地某時即將發生“X級”地震的消息,寧可信其有?

          根據現今地震預測的實際水平,很難做到非常精確地對地震時、空、強度的預測。所謂精準的“地震預測”是不可信的,也是多年反復在各地出現的地震謠言,只不過換成了當地的地名而已。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政府有權發布地震預報,其他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

          4.高樓越高,地震時越容易倒塌?

          地震時高樓是否會倒塌受綜合因素影響,樓高只是其中之一。實際上,現代高樓建筑通常采用了規范的抗震設計,包括使用彈性結構、減震裝置、加強建筑物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等,這些都能大大降低建筑在地震中倒塌的風險,可以有效抵御地震帶來的沖擊。換句話說,高樓的抗震性能主要取決于其設計和施工質量,以及結構的合理性和建材的耐震性,而并非單純的高度。

          5.小地震頻繁預示著大地震?

          這種說法過于絕對,需要綜合評判。地球上平均每天都會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只有約 1%的地震能夠被人類感知,而其中破壞嚴重的地震比例就更少了。統計表明,盡管少數情況下小地震之后發生了大地震,但小地震活動和大地震并不存在顯著的必然聯系,無法作為準確的預報手段。

          6.地震時,應迅速撤離?

          不能一概而論。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平房,我們可以立即逃往室外開闊地避震,其他情況下則應迅速就地躲避,震后再迅速撤離到空曠或安全的地方。但地震時候也千萬不要盲目奔跑。因為,地震時樓房搖晃劇烈,奔跑受到影響;掉落的磚塊或物件,隨時可能砸傷我們;樓道、樓梯可能已經損壞,道路不通。(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附:防震抗震6大謠言,千萬不要再信了!

          通報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突發案事件、社會民生領域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近期,一些網絡賬號以濫用AI技術、嫁接拼湊等方式虛構突發案事件、編造公共政策、捏造社會民生領域謠言,誤導網民認知,造成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網信部門指導網站平臺持續加大監測和處置曝光力度,及時溯源并關閉謠言首發賬號,累計處置相關違法違規賬號2210個。現將部分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AI預測彩票號碼百分百中獎”謠言。一則“AI預測彩票號碼,百分百中獎”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中國福彩發文提醒,所謂AI預測彩票號碼均為騙局,請務必警惕。快手平臺“落寞人生”、小紅書平臺“快來帶我吃飯”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2.“廣東冰雹比雞蛋還大”等謠言。近期,有網民借廣東冰雹天氣,發布“冰雹比雞蛋還大”“冰雹砸壞汽車”等圖片。經廣東省互聯網舉報中心核實,相關圖片均為通過AI制作生成的虛假圖片,畫面明顯夸大災情。百度平臺“童生在此”、小紅書平臺“遙遙雪中客”、今日頭條平臺“小糖熱搜”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3.“杭州濱江發生惡性刑事案件”謠言。網上有消息稱“濱江區發生惡性刑事案,嫌疑人已被刑拘”,引發關注。經當地公安機關查證,該信息純屬虛構,系造謠者為博取流量,利用AI生成工具捏造虛假案情,經深度編輯后發布于社交平臺,已依法對造謠者作出行政處罰。百度平臺“小娛游游”、微信平臺“憨憨小魔王”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4.“掃碼領取‘五險一金補貼’”謠言。近日,有網民反映收到“掃碼領取‘五險一金補貼’”的通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通知信息不實且涉嫌詐騙,從未面向普通群眾發放過所謂的“五險一金補貼”。微信平臺“尼吉特”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5.“故意捏造并傳播虛假‘死亡率’”系列謠言。近期,“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70后死亡率卻低于80后”等信息在網上流傳。經公安機關查證,上述信息系個別網民為挑撥情緒、售賣保健品而借機編造的謠言,已對造謠者依法予以行政處罰。知乎平臺“江南”、嗶哩嗶哩平臺“晶晶說-”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6.“重慶一工業園區著火10人遇難上百人失聯”謠言。近日,有網民散播“10人遇難,16人受傷,上百人失聯,重慶一工業園區著火”的信息,引發關注。經重慶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向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和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核實,重慶近期未發生此類事故,網傳信息系謠言。抖音平臺“霞姐”、微博平臺“官瘋雨”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7.“云南德宏芒市發生5.8級地震”謠言。近日,有網民發布視頻稱“云南芒市發生5.8級地震”。經芒市委網信辦核實,相關視頻系造謠者為蹭流量,將緬甸地震視頻標注為“云南芒市地震廢墟”的不實信息。抖音平臺“愛一個人要好好的對她”、快手平臺“相識是緣033”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8.“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開展APP線上試點”謠言。有網絡傳言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開展APP線上試點”,中國殘聯宣文部嚴正聲明,從未授權任何組織或個人成立所謂“中國殘聯線上試點線下工作室”,從未組織開展過所謂“APP線上試點精準扶貧助殘”等活動。微信平臺“然然的”等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高要市| 前郭尔| 五家渠市| 铜梁县| 栖霞市| 谢通门县| 巴林左旗| 漯河市| 思茅市| 新巴尔虎左旗| 满城县| 武川县| 清流县| 连云港市| 永修县| 仪征市| 黄山市| 恩施市| 荔浦县| 安远县| 全南县| 崇义县| 清苑县| 马龙县| 南部县| 南丰县| 武清区| 南充市| 芜湖市| 宜君县| 团风县| 河北区| 平乐县| 辽中县| 阳朔县| 西乡县| 特克斯县| 毕节市| 邢台县| 南宫市|